第五十四章:虎视眈眈
何瀚文、公孙瓒、刘德然、刘备一行人从致远先生茅舍回来已经是三日之后的事情了。
致远先生起初并不愿意招待几人,不过在少年们逐渐展现出各自的高谈阔论之后,这种观念便迅速的改变了。他不但令小童准备饭菜招待众人,还一再挽留几人彻夜长谈。
何瀚文本是个有傲气在身上的,在最初他只不过是想要利用致远先生的身份和名望来达成他的目的,在他的感官中,致远先生不过是个古人,受制于当下社会的结构,再高明又能有什么高见呢?
不过何瀚文终于还是浅薄了,致远先生不但展现出对三国局势准确的判断,还有许多关于社会制度的考虑。他特别提出了一种官僚制度,公孙瓒和刘德然对致远先生的这种理论不是很赞同,但刘备若有所思。至于何瀚文,他真正见识到自己的渺小,并深感这种制度的先进性,那正是九品官人法的一种粗浅的模型。
九品官人法何瀚文是知道的,它最初是由曹操创造雏形,曹操·死后,曹丕采纳陈群的意见设立的。
曹操掌权期间,为了压制门阀士族的浮华风气,便提出了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的政策,其根本是为了要进行中央集权,既要打破名门望族把持朝政的权利,又要依靠他们的势力为国家利益服务。
而致远先生提出的官僚制度正是一种压制清议名士的政策,只不过它还缺少了最根本的核心,而这个核心正是九品中正制之中的中正官。
当致远先生兴致勃勃的向何瀚文介绍这种新官僚制度的时候,何瀚文便明白了致远先生提出这种制度的初衷,并向致远先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负责选拔官员的官员本身就失去了公正,那么天子便只能凭借着自己的判断去选拔选拔官员的官员。且不说每一任统治者是否具有这样的才能,就算是有,难道天子就不会被那些小人和为了利益而来的人所干扰判断么?”
致远先生一时语塞,久不能言。
何瀚文便提出:“需设置“两院”,一院考察门第、血统、品德,二院考察才能,使两院交替互为正负,每年考察功绩。合格者继任,不合格者调任或罢免。继任期最多为五年,五年后正副交替。如此既能依靠门阀士族的声望和势力,又能给真正有才能的人实现抱负的机会。同时,考察官员的部门由统治者或者丞相亲自考察,以保证选拔标准的统一。依照察举制度,各州郡只拥有推荐权,这些被推荐上来的人还必须经过学识或武艺的考试,合格者方能录用。”
致远先生听了拍手称好,并对何瀚文大为看重。临别时,又对众人言道:“瀚文真乃当世宏才,望瀚文匡扶汉室而兴天下!”
何瀚文听了郑重谢过,却小声问道:“依先生之见,若汉室不可兴,又当如何?”
致远先生不语。
※※※
有了致远先生的推荐信,何瀚文便像是有了投名状一般可以去刘虞府上拜见而不会吃个闭门羹了。虽然刘虞礼贤下士,但何瀚文身为望族的一份子,这里面的规矩实在是清楚的很。这种氛围并不是一种做派,而是一股风气。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