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树志和李才最近几天都在格物书坊看书,因为怕没有位置,他们早早就带着水囊和烧饼提前在书坊排队。
店员开门后,就往旁边的墙上贴了一张很大的纸。
众人凑近一看,最上头的“约稿”两个字最醒目。
下面的文字也不少:本书坊每月将会刊印《格物月刊》,请大家踊跃投稿。内容:诗词、文章、话本、绘画等各项技艺均可。稿费按期结算。欲知详情,可行至知止苑右墙查看。
众人好奇,进了知止苑的套间后的小院,果然有一面墙贴着纸张,写清了各项事宜。墙下边有一个大箱子,箱子上贴有“投稿箱”三字,门上还有小锁头。箱子上面有一条二指余宽的缝隙,旁边还贴有小字“稿件可塞入此处。”
投稿细则:
一、若是自己投稿,领取稿费的时候,可以写一个暗号,然后请在落款处按手印。
二、若是请他人代笔,切记要按手印。
李才忍不住用手肘碰了碰曾树志,有些兴奋地说:“上面写着话本大卖,居然可以有分成呢!”
另一处文字也很显眼:只要有独门绝活,利民一方,皆可广而告之,最低稿费八百文。可署名。
曾树志则皱眉:“居然还让人献出独门绝活,虽然可以标明出处,可是才给八百个钱。就用这点钱买一个方子,还要告诉天下人?”就连街上卖烧饼的大婶都不会为了这八百个钱,卖掉自己做烧饼好吃的秘诀吧!
旁边一个中年男子倒是看出些门道来:“这月报若是真有人投稿,将自己的技法告知天下人,岂不是大家都受益?这天下会越来越好啊!”
一个身着锦衣的老人点点头:“要打破这种壁垒绝非易事,这蓝家的当家人真是有些想法。”
格物书坊能够免费看书,已经火遍整个平阳府了。
中年男子和锦衣老人将书坊转了一圈,迎面而来一个锦衣书生惊呼:“狄知府!”
身份被揭开了,这个锦衣老人正是平阳府知府狄和,旁边的中年男子是卞阅,是狄和的佐官,任职同知。
狄和摆摆手,示意对方安静。不过那锦衣书生的声音比较大,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接着众人都来拜见他。
店员急忙将此事告知书店的掌柜蓝荣转和蓝荣转,二人急忙过来打朝华。
狄和与蓝老侯爷是旧识,也认识蓝荣合。如今他有些诧异地看着蓝荣转和胖胖的蓝荣转,怎么这两位长得都不如蓝荣合,甚至还不如蓝老侯爷。
“不知狄知府驾到,蓝某有失远迎,还请恕罪。”蓝荣转态度不卑不亢,不过分谄媚,也
没有当年做侯爷高高在上的气势,整个人十分平和,似乎真当自己是普通书坊的掌柜。
狄和见此,略放心下来。看来蓝老夫人将子女**得不错,能够快速认清眼前形式,才是最好的。
“我收到蓝老夫人的书信,特意过来看看。”狄和慢慢踱步参观。
事实上,在书店还没有开张的时候,他就收到书信了。他很意外蓝老夫人能够得到陶大人和肖长山的支持,大量的捐书能够让书店立足,免费借阅有利于学子们。
更有意思的是,蓝老夫人似乎写了不少书信出去,就连谢家都邀请捐书。
谢家乃是幽州世家,书香门第,当年明德书院修葺之际,也捐书不少。不过谢家似乎并不认同蓝家的做法,前几日,在知府当差的谢家人也讨论此事,认为蓝家人拿着谢家的书沽名钓誉,甚为阴险。若不是他无意路过听闻,还不知道蓝家广散网呢!
谢家在幽州根基深,无论是官府还是外面的商号,都有不少谢家子弟。从府衙中听到谢家子弟的谈论,管中窥豹,看来谢家人并不赞同。
谢家牢牢把握着上层社会的资源,如今蓝家人插手,寒门子弟有了机会力争上游,就是分走了谢家人的资源。谢家人会不会有所动作呢?
狄和正欲离开,听见观澜苑门前的两个店员却喊道:“请排队,大家拿着牌号,因为最近人数太多,里头坐不下。拿到号牌的方可进入看书半日。”
众人赶紧排队,幸好现在还早,来的人都拿到了号牌。
稍微来晚的人被告知上午不能入内看书,不过他们拿到了下午看书的号牌,只好悻悻而回。
来得更晚的书生,被告知今天不能入内看书,皆失望不已。他们暗暗下决心,明天要早一些过来排队。
平阳府如今都知道了格物书坊要出月刊,不过众人都在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