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邦所料,与扶桑赤海一战,轻易便成就了之恺的威名。古往今来,以少胜多的的战例都不多见,此番重赏诸将士自不必说,皇帝甚至下令将此战立为典范,着人详细统计战果,以编纂成书。
之恺接到这个任务,便命人将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俘获兵马、折损物资等情况,逐一清点了来,寥寥罗列数行,便要应付了事。正要交上去时却被严逸看到。严逸顺手截了来,当晚便挑灯伏案,洋洋洒洒的书了近十大页纸,将此战的起因经过——如何遇敌、如何受困、如何计谋、如何反败为胜等等,俱讲述得悬疑而传奇,令人读之痴迷神往,不忍释卷。
之恺看了也不由叹道:“真是人才,写得像假的一样。”
在之恺养伤之际,吴仁邦又率大军围攻扶桑残部在新罗据守的最后一道堡垒——旧都,不料却遭到扶桑守将的抵抗顽强。吴仁邦连续围攻一个月,也未能破城。
那旧都本是一座山城,石头堡垒四周又有大栅,被扶桑人借地势之险经营多年,可谓固若金汤。
之恺得知此事,遂剑走偏锋,出计招降了几位据守旧都的副将,以财色官爵诱之,令其反攻。果然在短时间内,将旧都顺利拿下。
至此,扶桑势力彻底退出新罗半岛。
朝廷派来的军队见大乱已平,遂准备班师回国。启程前,行军统领找到之恺,只道:“皇上前几日来旨,说二殿下有大功,请殿下回京受赏。”
之恺听了也不言其他,只以新罗局势尚未平息为由,婉言谢绝。
随后,之恺又向朝廷自请一道诏令,请求留下镇守新罗。而吴仁邦,仍率原班人马返回南疆。
只那吴祯儿,见之恺竟未随军一道回来,死也不依,哭闹多日,后又以绝食相胁。吴仁邦屡次劝说无效,无奈只得再次派人渡海,接替之恺驻守新罗。
之恺在新罗虽仅驻扎了短短两三月,却又有新的抢眼表现——世代游聚于白山黑水之间的靺鞨人,生性凶狠彪悍,常年在新罗与中原接壤之界杀人放火、偷鸡摸狗,无恶不作,边境百姓不堪其扰。而其行踪不定,又部落众多,数十年来,两国边将竟都是无计可施。
之恺听说了此事,只道“此等流寇凶悍无义,好贪小便宜,随便舍他些好处,必定什么事都能做出来”。遂派了好些新罗士兵到靺鞨人出没之地驻点,以高价收购人头。惹得靺鞨众部落自相残杀,人心离散,势力迅速削弱。之恺则趁机带领仅数千人的轻骑兵猛攻,将其逐出数百里之外,再不敢轻挑边衅。
回到南疆后,之恺也再不是数月前逆水北上时那个饱受质疑的沉默少年。如今,他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受到足够的尊重,无人再有置喙。而吴仁邦,更是大胆的提拔他为军中副将,给予他充分的权限,不遗余力的培养他……
他自是不负所望,迅速的成长起来,很快便能在军中独当一面……不过一年之后,朝廷便降旨下来,封之恺为齐王。
———
少年英雄的传奇,从来都为人津津乐道。
自京城不断传回之恺的威名,不少人茶余饭后,都忍不住议论这位从前甚是顽劣的二皇子,去南疆不过短短一年多时间,竟是名利双收,还封了王爵,前途已是不可限量。而因之恺始终甚少正面亮于人前,鲜有抛头露面,许多人都不知道他什么样子,只在心中默默将他想象为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神勇之将。
这日下午,芳芳闲来无事,便约了夏小蝉在一家名为“万汇楼”的酒馆闲叙。芳芳素来是惹人注目的,故外出用餐喝茶,即便是一个人,也要包下单间雅座,关着门独自享用。可这日万汇楼偏偏生意极好,十来间包厢皆是客满。芳芳无奈,只得勉强在二楼大厅的就坐。大厅里人来客往,且夏小蝉也是赏心悦目的美人,那些个客人们,每每经过,俱忍不住一并垂涎视之。
夏小蝉只作不见,芳芳却甚不自在,一面时不时的问店小二何时能空出包厢,一面不住的换座位。小半日工夫,便连着换了三次,直挪至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小角落里,与小蝉勉强挤着坐下,这才作罢。
只这时,那店小二偏偏过来了,满面堆笑的对芳芳道:“姑娘,二号包厢的李大人刚走,小的已经打扫干净了,请姑娘移步过去吧。”
芳芳点点头,取了一大锭银子放那小二手里,吩咐他将桌上壶盅碗碟一并收拾过去。
两人刚起了身,却听见旁边一桌有人高谈阔论道——
“话说那齐王……”
夏小蝉何等耳聪目明,一听见这话,立即轻按住芳芳手腕,以眼神示意她暂且等一等。
芳芳虽也听见了,只一时没反应过来谁是齐王,因见夏小蝉表情微妙,只得稀里糊涂的又坐回去。仔细想了想,猛地恍过神来,一时险些屏了呼吸……